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MB1063724K/202200288
文  号
来 源
县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2-07-27
维西县送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方案
发布时间:2022-07-27 20:51     浏览次数:8781    站群推送   
字体:[ ]
打印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的积极作用,解决人民群众看戏难的实际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公共发〔2017〕11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戏曲进乡村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提供,提升服务的原则,以人民为中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着眼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以县为基本单位,组织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村群众提供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繁荣农村戏曲市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 
  二、工作目标 
  结合我县乡村振兴文化惠民演出任务,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工作,做到戏曲进乡村在我县全县范围内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通过戏曲进乡村,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内容 
  (一)时间安排与实施步骤 
  各乡镇根据当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安排和农民的观赏习惯,合理安排演出时间。尽量安排在赶场日、重要传统节日、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以及民俗活动期间,错开农忙、自然灾害和当地举办其他大型活动时段。 
   1、制定工作方案。安排实施时间,聘用临时演员,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 
   2、节目组织、排练组织业务人员编创、排练、录音灌带、音响调试等演出前期准备工作。
  3、实施开展活动。做到戏曲进乡村工作全县农村地区全覆盖,形成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的长效机制。 
  (二)参与对象 
  1、全县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 
   2、以县文化馆为主,根据演出需要向(协会组织、优秀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公共文化机构文艺队等,以下统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临时购买服务 
  3、戏曲艺术专业人员(含艺术专家、表演人才、研究人员、非遗传承人和志愿者等)。 
   4、其他相关的社会团体和人才资源。 
  (三)主要内容 
  1、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县将戏曲进乡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文化惠民资金等进行统筹安排。建立群众戏曲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当地群众实际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基层群众提供戏曲节目。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对我县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扶持力度。 
  2、多种形式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选择优秀、经典、适合农民观看的戏曲艺术作品,结合各类公益演出、文化惠民活动,以及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观看经典剧目等多种形式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 
  1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乡村大舞台、村文化活动场所等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公共服务设施场地,组织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以整台演出形式,就近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联村演出”、小分队形式灵活安排演出。 
  2推行联合演出活动,在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基础好的乡镇开展乡镇农村业余演出队组织部分节目同台互动专场演出,为组建的农村业余文艺队伍提供展示平台,调动其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3、文化馆将在全县10个乡镇共完成60演出任务,每场演出80分钟,观众不得低于60人,乡镇有参与节目的节目名称、音乐、串词等,要在正式演出前1周报县文化馆相关人员,以便提前准备节目串词、制作节目单、演出音乐备份等工作。
  四、组织管理 

(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维西县委宣传部      维西县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 维西县文化馆

业务小组: 长: 郭怀志, 员: 文化馆全体工作人员

  )相关部门职责 
  县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财政局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共同推进落实。县委宣传部负责指导和统筹协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戏曲进乡村的规划实施和组织管理,做好各项工作的部署、落实和反馈,将戏曲进乡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示展演、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搞好衔接,避免资源浪费。县财政局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对戏曲进乡村给予积极支持。 
  )做好剧(节)目目录认定 
  我县将采用多种方式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按照“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原则,研究确定年度戏曲进乡村的剧(节)目目录,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或补充。认定的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布,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抓好组织实施 
  我县根据制定的剧(节)目目录,合理确定年度活动开展的规模数量、承接条件、购买方式、配送方式等,指导文化馆(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动态管理和监测,每年年底对本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预算安排、收入分配和人员奖惩等挂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识戏曲进乡村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日程,抓好工作落实。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导向意识贯穿到工作全过程,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二)落实经费保障 
  县财政局、乡镇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支持开展戏曲进乡村。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戏曲进乡村工作开展。 
  (三)确保活动安全 
  戏曲进乡村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参与人员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重要文化活动的审批程序,加强安全教育,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组织群众观看演出过程中,承办方与各参与方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确保戏曲进乡村顺利实施和观众安全观演。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有条件的要组织具有本地民族特色节目参加演出,并成立由文化站、供电所、派出所以及演出地村委会等联合组成的保障组,为演出顺利进行提供后勤、供电、安全保障 
  (四)扩大宣传推广 
  加大对戏曲进乡村的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戏曲进乡村的重要意义、重点演出、成功经验和群众反响,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

六、演员结构说明 

本次戏曲进乡村活动,演员主要由维西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组成,节目不足部份将向傈山谣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个人进行服务购买,演员下乡期间使用的车辆,将向有关平台进行租用。

七、经费预算

在经费使用过程中,文化馆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不超标准、不浪费,合理使用各项经费。

主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87-8626078 地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雪龙西路行政中心六楼b区
Copyright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