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维西县保和镇组建了138个村(居)民小组自治委员会,共选举产生了621名委员,设置了主任委员、卫生委员、产业就业委员、安全委员、宣传委员、民生委员6个工作岗位,并建立了村民自治委员会包户制度,标志着保和镇形成了镇班子包村、村“两委”、扶贫工作队及镇下派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自治委员会成员包户的“三包”联动机制,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最后一米”,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脱贫攻坚战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战。
2月15日,罗马村举行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成员培训会,挂钩罗马村的包村领导保和镇政府副镇长李红珍在培训会上就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的性质、职责、任务等做了详细讲解。
按照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村制度,保和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认真履行职责,抓实挂钩村的政策宣传、春耕备耕、精准扶贫、维护稳定、“四美”创建等工作,做到领导到位。
3月4日,保和镇机关职工王秋桂与村党总支负责人一起来在哈独哭村民小组督促指导环境卫生工作。针对人居环境“脏乱差”反弹的情况,他们一户一户地检查,一户一户地现场指导。
为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保和镇出台了机关职工挂钩联系制度,有村党总支安排他们的工作。按照制度,村“两委”成员、扶贫工作队以及镇下派职工分别挂包村民小组,统筹搞好政策宣传、精准扶贫、维护稳定、“四美”创建等工作。
“群众选我当委员,我当委员为群众。我一定不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团结自治委员会成员,落实包户制度,落细‘10字’要求,依靠群众把组里的抗击疫情工作做好,把脱贫攻坚工作干好,把维护稳定工作干好,把村容村貌搞好。”3月7日,古宗湾村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主任在保和镇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培训会上交流发言说。
保和镇各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成员由党员、护林员、网格化信息员、妇女小组长、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等具有较高威望、政治素质较好、热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公认的人员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为了保障自治委员会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保和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基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自治委员会管理制度》,设立产业就业委员、民生委员、卫生委员、安全委员、宣传委员,量身定制了每个委员工作职责,并提出了“宣、引、守、教、业、感、爱、净、调、保”的包户“10字”要求。各自治委员会严格按照明确和量化委员职责分工,让委员有职责、有分工、有方向、有作为。委员名单及工作职责要在村(居)民小组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当前,保和镇各村民小组各自治委员会认真落实包户制度,把包户“十字”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委员在宣传政策、维护稳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村规民约等方面作用,自治委员会成为脱贫攻坚、综治维稳、疫情防控“一线作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