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镇属各中心、办公室:
经镇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保和镇2023年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保和镇人民政府
2023年9月4日
保和镇2023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为有效维护全镇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增强全民道路交通安全守法意识,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上级文件指示精神,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构建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示范活动,为切实加强我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个阶段的集中宣传、排查和整治,全镇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各种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大幅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进一步下降,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坚决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全镇危险道路路况有所改善,道路标志标识不断完善,广大驾驶员和交通参与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二、工作步骤
(一)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责任主体:各村社区;工作时限:2023年10月1日至10月9日)
由镇政府牵头,镇安监站主抓,各村(社区)“两委”具体负责,派出所、交警大队、城市中队、路政大队、教育等相关部门联动参加,建立健全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运行协调机制。
1.每季度召开一次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2. 以机动车驾驶人、农民、中小学生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3.不断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效果,突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交通安全宣传理念;
4.充分利用一些重大交通事故以案释法,以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逐村逐组逐户地进行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真正在全镇形成人人关心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浓厚氛围;
5.充分发挥交通安全宣传的引导和警示功能,在街道、通组道路、危险路段、主要路口、学校周边及人员密集等场所设立固定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墙和警示墙,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党和政府在解决农民群众安全出行等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农用车、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违法载人的严重危害,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安全出行观念,增强交通参与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6.各村社区要教育引导辖区内运输企业把交通安全工作落实到驾驶员,教育部门要督促各中小学校对广大师生定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熟悉交通安全常识,学校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要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严禁超载。
7.通过组织实施“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和丰富交通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法治意识和文明交通素质,有效指导和规范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营造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
(二)结合实际,积极排查隐患(责任主体:各村社区;工作时限: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
调动镇、村、组三级力量,充分发动安全劝导员、村组干部、护林员、党员、团组织、妇女组织等多股力量,积极配合交警、路政、教育等部门针对性开展安全隐患摸排联动工作,排查内容:
1.农用拖拉机及货运车辆违规载人;
2.机动车驾驶人无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或不随时携带驾驶证;
3.超载超限超速;
4.摩托车驾驶员和乘客不佩戴安全头盔及机动车驾驶员及乘客不佩戴安全带;
5.机动车到期未检审、不缴纳车辆保险费或报废车辆。
6.通村、通组路是否有乱堆乱放乱摆的情况发生(特别是秋收农作物、粪堆、车辆、建筑材料牲畜等);
7.特殊区域(学校、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8.重点路段(易垮塌路段、路窄坡陡、易滑弯急易落石、视线较差的路段);
9.特殊人员(醉汉、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矫正或服刑人员);
10.平交路口、二级油路搭接线、十字路口、交叉路
11.易发生车祸事故路段;
(三)多措并举,严厉打击整治(责任主体:保和派出所、交警大队等执法部门;工作时限:2023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镇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牵头、联合县交警大队、保和派出所等执法部门,强化源头管理,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打击整治工作。
1.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分工 ,建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常态化机制;
2.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全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严格责任追究。县交警大队、派出所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告诫与问责制度,对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按规定严肃处理。
4.县交警大队、城市中队、路政大队、派出所等部门加强对道路主干线、事故多发路段的监管,加强路面查纠力度,加大对超速、超载、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无证驾驶、拖拉机及货运车辆违法载人等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从严处理各种违章驾驶行为,深入开展农用货车、拖拉机、摩托车三类车辆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死面,从根本上扭转路面行车秩序。
5.加强学校周边和学生往返学校及乘坐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镇、村两级、派出所密切配合教育部门,深入开展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坚决制止驾驶员使用报废车辆、低速货车、拖拉机等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接送往返学生以及超载行为发生。
6.加强对镇、村、组道路农用车、拖拉机安全行驶的管理,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用车,拖拉机违章载人的问题,坚决取缔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黑车非驾”等严重违法行为。
7.严厉查处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无证上路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驾乘车辆人员不佩戴安全带、报废车辆上路等突出违法行为,不间断地开展全镇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努力压降农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排查、整治活动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各村(社区)、各站所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不断提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责任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全力投入,牢牢抓住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二)加强组织协调,讲究工作方法。各村(社区)、各站所、交接、路政、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形成工作形成合力,主动通报情况,敢于担当作为,主动协调配合,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研究,积极提出对策建议,根据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在整治过程中,对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上报坚决查处。在集中整治中,要把握好政策界限,防止激化矛盾。通过用重典、出铁拳,用足用好各方执法管理职能,加大对交通事故肇事人员的处罚力度,使交通违法者受到震慑,确保整治行动有气势、有实效。各村(社区)每月15日前要向镇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阶段性整治工作情况。
(三)更新工作理念,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充分运用教育、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针对当前交通事故高发的成因和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积极研究探索有效的管理手段,镇派出所要把交通管理向农村延伸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强化镇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找准重点,科学安排、合理调整勤务,保证节假日、双休日有足够的执勤警力,减少管理空档。同时,要加大对每个民警纠违数量、质量的考核,促进路面管理,提高整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