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为充分整合资源,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机制,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常态化开展活动,现就2022年康普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为目标,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向社会传递温暖。确保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广泛动员和激励各族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新迪庆新维西建设。
二、主题活动
(一)开展“四送”文明实践活动(1月、2月)。
1.开展“方言土语送理论”实践活动。组织各级红旗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讲理论和讲政策、讲道理和讲故事、讲“国之大者”和讲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通过集中辅导报告、看影片、培训、“大喇叭”或面对面的咨询、拉家常等形式,使用方言土语、百姓话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辅导基层党员使用“学习强国”平台。
2.开展“邻里守望送温暖”实践活动。围绕春运返乡、寒假过节等节点及服务“一老一小”等主题,积极组织在外创业的春节返乡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深入各村各组、移民搬迁点等,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为重点做好结对帮扶、慰问活动,主动上门提供打扫卫生、置办年货、医疗保健、维修家电、辅导使用智能设备等服务;开展“共进团圆饭、同过除夕夜、邻里一家亲”活动,用守望相助编织社区爱心网,让返乡人员在互帮互助中增进家乡感情、感受家乡美好、支持家乡建设;开展给英雄人物、先烈遗属、退伍老兵、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拜大年送祝福活动;开展“情暖童心”青少年关爱行动,重点为孤残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提供生活照顾、学业辅导、心理咨询、爱心捐赠、兴趣培养、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服务,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3.开展“美好生活送服务”实践活动。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围绕服务“一老一小”及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送春联”“送福字”“送全家福”等活动,为百姓写春联、送福字、拍全家福;组织广场舞、文艺、体育比赛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技能培训、文化指导、科学辟谣等有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丰富节日文化生活,营造舒舒心心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4.开展“健康你我他”实践活动。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元旦春节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值守、体温监测、秩序维护、心理疏导、代购代送生活物资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强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勺公筷等防疫卫生习惯;组织农村乡贤志愿者宣传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引导人们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开展“光盘”行动、倡导节俭过年,提倡微信、电话、视频、网络拜年,引导人们减少聚餐聚会聚集;开展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环保科普、绿色低碳实践、垃圾捡拾分类和居住环境整治行动。
(二)开展“解三事”学雷锋实践活动(3月)。
1.开展为群众解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实践活动。围绕“3.5”学雷锋日,立足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针对空巢(独居)老人、残疾老人、家庭困难群众的生活需要,开展物质帮扶、敬老助残、生活照料、卫生清扫、义诊义治等活动,并影响和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参与扶老助困实践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开展“我为群众送信息、送技能”实践活动。结合农民工外出打工、青年就业等,开展信息服务、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
3.开展巾帼志愿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作用,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开展政策宣讲、文化公益、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通过节目演出、唱红歌等形式,营造浓厚氛围。
(三)开展“文明新风有你有我”实践活动(4月)。
1.开展倡导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实践活动。围绕清明祭祀,倡导文明新风,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清扫,清洁家园,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文明、绿色、环保、生态方式祭奠逝者、追思先烈。通过家庭微信群缅怀纪念、书写寄语、鲜花祭扫等形式追思先人;环保祭扫,以植树、献花、鞠躬等方式进行祭扫祭奠;安全祭扫,不带火种上山,不在林地、山地、交通路口等场所焚烧冥币、冥物。
2.开展“绿化家乡、造福后代”实践活动。每年4月、8月,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开展义务植树造林实践活动。使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的过程成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的过程,倡导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3.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实践活动。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反分裂法宣传及实践活动。
(四)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5月)。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以“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科技为民”为主题,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技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深入农村、学校、机关、教堂,广泛开展“多阵地、多战线、广覆盖、齐参与”的“科技七进”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普讲座、科技咨询服务等一系列科普宣传和科技服务活动,切实营造全社会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和参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使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五)围绕儿童节、6. 5世界环境日、中高考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6月)。
围绕儿童节、中高考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护考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支持中高考的氛围。开展环保志愿宣誓、发放环保宣传资料、为群众讲解生态环保知识等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六)开展“文明旅游”实践活动(7月、8月)。
围绕建党节和暑期,通过党员示范引领,组织志愿者为放假学生等提供服务;围绕庆祝建军节,开展军民联合庆八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等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暑期旅游小高峰,做好文明旅游劝导志愿服务,宣传文明旅游知识,增强文明旅游意识,引导广大游客成为文明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七)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实践活动(9月)。
1.开展我为基层群众解难题。围绕州庆,以团结、和谐、喜庆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教师节,开展宣传实践家风家教、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优秀文化、参与文明创建、“爱心圆梦结对助学”公益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重阳节,开展敬老、爱老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2.开展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实践活动。组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工作服务队,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推广志愿服务工作。采用进村入户入寺宣传培训、“一对一”互帮互助等方式,集中力量到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工作,营造长期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浓厚氛围。
(八)开展“我们的节日”实践活动(10月)。
1.开展“国庆新民俗”实践活动。围绕欢度国庆、中秋、县庆开展新时代文化育人行动,开展形式多样、广纳群众参与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
2.开展“重阳敬老”实践活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扶贫济困、敬老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牵头部门: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红十字会﹞
(九)开展“互动评议争先进”实践活动(11月)。
利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善行义举榜、道德评议会、寻找最美人物等形式,组织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推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培育文明礼仪,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十)围绕国际志愿者日、年末各类客事增多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12月)。
1.开展国际志愿者日实践活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各类志愿服务典型展示宣传、掀起争当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热潮。
2.开展“文明守法”实践活动。结合交通安全周活动、“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开展法治宣传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安全驾驶宣传、培训等实践活动。
3.开展“文明餐桌”实践活动。以“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为主题,组织农村广大党员、基层干部、乡村教师和新乡贤以身作则,引导人们抵制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人情债、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和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志愿服务行动,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三、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级各相关部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作为贯彻落实州第九次党代会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及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举措,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具体方案,联合开展活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项目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各村要切实把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结合实际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了解群众需求加强组织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志愿服务关爱行动融入到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中。同时,针对部分村志愿者注册率低的问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加强志愿者的招募和登记注册工作,确保在2022年志愿者注册和登记工作有新突破。
(三)充分整合常规宣传工作。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形势政策教育、安全生产、科普宣传、禁毒防艾、普法守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宣传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宣传与活动效益最大化。
(四)注重经验总结。要组织新闻媒体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创新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效,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营造志愿服务氛围。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加强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宣传工作,充分运用社交、视频、新闻等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按照文件精神,按各自职责要求,按月组织开展好活动,及时对活动情况进行梳理汇总,按时上报活动有关资料。1、2月份实践活动情况报告请于3月2日前报办公室,其余各月主题活动请在次月2日前及时汇总形成工作信息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