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县统计局)

索引号
015288385L/202100013
文  号
来 源
县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21-03-04
【信息公开】维西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 增速逐期恢复 实现稳中向好
发布时间:2021-03-04 11:37     浏览次数:1255   
字体:[ ]
打印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考验,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生产逐步回暖企稳,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全县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一、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5107万元,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在全州二县一市中排列第一。增速比一季度加快9.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5.1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62:31.48:55.90调整为今年的13.81:30.42:55.77,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1.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

(一)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7706万元,同比增长5.7%,增速与全州水平持平,比一季度加快8.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3.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12.6%,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7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逐期恢复,其中:工业平稳增长,建筑业由负转正。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3203万元,同比增长4.4%,增速低于  全州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2.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21.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5.2个百分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8.6%,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24093万元,同比增长5.8%,比一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5.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6.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9110万元,同比增长1.2%,比一季度加快17.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4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12.1个百分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5%,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稳步复苏,总体实现平稳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54198万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于全州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9.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降3.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58.8%,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3.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实现平稳增长,分别增长7.2%、4.5%、14.8%、3.7%、9.5%,住宿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为负增长,分别为-5.2%、-9.7%。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改革,全面实行统一核算,由于新旧制度改变,GDP基础支撑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我县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一是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增加值由原方案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建安工程投资额增速来推算,新方案由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一项来确定,由于我县资质建筑业企业只有三家,建筑业产值增长空间狭小,对我县建筑业增加值增长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原方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由总的一个大类指标细分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四个小类行业,增长速度取自《规模以上服务业财务状况》,而我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只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个行业,根据核算改革方案规定我县无规上企业行业增速按全省129个县中最底增速减0.1%反馈,对第三产业支撑不利影响明显加大。

(二)工业经济面临挑战,建筑业前景不容乐观。一是工业经济没有新的增长亮点,虽然占工业总产值达70%以上的电力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小,但在上年同期增长77%的高基数效应下,2020年难以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我县资质建筑业企业只有三家,税收制度改革后本地企业在资金、技术方面无优势,承包工程难度加大,今年建筑业新签定单减少。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从参与第三产业核算的行业比重看,仅非营利性服务业一项占比达38.5%,其他行业占比都小于14%。

由于我县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层次低、生活性服务业规模小,加之消费亮点不足,传统社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力较弱。知识密集型、效益高的技术服务新兴行业比重较低,发展较慢,对全县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少之又少,使得我县第三产业过度依赖非营利性服务业来拉动。

(四)“四上”企业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行业规模,由于我县“四上”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规上服务业企业对营利性服务业的四个行业支撑不足,难以全面反映相关行业经济发展现状。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四上”企业23家,其中:工业4家,建筑业3家,房地产业8家,批发零售4家、住宿餐饮2家,服务业2家。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发展社会服务业,重点发展和培育以流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积极举办、参与省内、外商品展销、洽谈、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加大区域产品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展产品消费市场,提高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和居民收入。逐步缓解第三产受非营利性服务业的“瓶颈”制约。

(二)依托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有增无减,且日益普遍化,居民消费也将更多向旅游消费倾斜。维西县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性特征明显,充分挖掘和利用傈僳族传统文化资源,增强维西县旅游业发展,积极创作、生产、推广以傈僳民族旅游文化为主题的演艺产品,加快特色民族工艺美术品、民族服饰、文化用品、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开发与生产。

(三)加强建筑业企业的培育力度,增强本地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力争在各项投资建设中能出现更多本地企业的身影,为维西县域经济壮大作有力支撑;着力培育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扭转支撑业行业单一局面,丰富产品结构。提升工业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形成新的行业支撑净增量。 

(四)加大培育“四上”企业入库工作,填补行业空白短板。“四上”企业主导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四上”企业数量多少、规模大小,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影响息息相关。各行业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纳规入统工作,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五个行业中挖掘规模合适,具有发展潜力且持续性好的企业,加快研究出台惠及所有四上企业的入库培育奖励机制,鼓励其积极纳规入统。

 

签发曹国晖     拟稿:张燕芳    联系电话:0887-8626770

 


主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87-8626078 地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雪龙西路行政中心六楼b区
Copyright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