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明代表:
您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十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76号《关于建设维西县博物馆的建议》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对您表示感谢!感谢您对我县文物博物工作的关注、关心、理解、支持。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为维西县文博中心——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维西县新城区,用地西临维西县保障房片区、南临规划培训中心、东临星级酒店;用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该项目为新建项目,建筑面积4135㎡,含主体建筑、室外场地工程、配套给排水及消防管网、消防水池及泵房、室外电气工程、变配电设施、室外安防监控系统及相关附属设施工程等。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578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多渠道筹集。
1、项目建设必要性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维西县已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因维西县地处偏远,在过去的几年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公共基础薄弱,到目前我县文物集中收藏展示及传统民族文化展演、非遗展演仍缺乏专业系统场馆,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效不显著。博物馆是一个县区域内的传统文化、民俗民风保护和展示的最重要窗口。维西县民族文化遗产众多,涉及各类文物异彩纷呈,不可移动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但对于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研究、展示、保存等方面存在极大的缺失。
(1)经过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我县馆藏文物99件;
(2)宗咱遗址出土文物567件,由于我县没有博物馆及文物库房,这批文物寄存在大理太和城遗址工作站;
(3)受托巴电站建设的影响,已经完成吉岔遗址、白浪坝遗址、糯各遗址的发掘,出土文物全部整理完成,现有8000多件的文物由县文物管理所进行管理。由于没有标准化库房,所有文物都被打包封存,未进行移交。对文物的宣传、展示、研学等工作都无法开展。由于库房不能达到保存文物标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4)近年县文物管理所依托电站、水库建设,积极开展民俗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的征集,到目前为止已登记可移动文物100余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征集文物数量逐年增加。
以上为我县的文物现状。但由于维西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公共基础薄弱,县域内无相关馆藏建筑,我县文物集中收藏展示仍缺乏专业系统场馆,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面临极大挑战,需要一个专业的收藏、展示场馆。为了保护传承好维西的文化历史血脉,充分发挥可移动文物的宣传展示作用,提高维西人民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非常有必要建设维西县博物馆,同时博物馆建设也是完善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燃眉之需。
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总建筑面积4135平方米,室外道路及场地硬化2372.84平方米、给排水及消防管网、室外电气工程、消防水池及泵房等相关附属工程。主要包括序厅、历史及革命文物展厅、民族文物展厅、民族宗教展厅、自然标本展厅、综合成就展厅、影视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厅、休息厅、修复保管室、储藏室、各类文物藏品库房、业务工作室、摄影室、美术工作室等。
二、项目推进情况
项目单位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于2022年10月12日完成维西县文博中心总体规划,并通过县规委会审查,此项目为该规划中的子项目,选址用地现状为空地,不存在征地拆迁,未涉及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林地、草地、耕地等,已取得县自然资源局出具的用地审查意见,项目已完成可研编制,正准备开展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项目建设资金及前期经费未能申请到位,资金无来源,项目无法推进。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协同发改、财政及上级主管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以保障项目能尽快落地。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再次感谢您对文物博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