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州生态环境局维西分局)

索引号
763877505M/202200332
文  号
来 源
州生态环境局维西分局
公开日期
2022-08-30
对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拉日村排污设施和垃圾清运意见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8-30 14:57     浏览次数:814   
字体:[ ]
打印

浩学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拉日村排污设施和垃圾清运意见”已交我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中央、省、州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方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为抓手,统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助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根据部门职责,乡镇级以上垃圾处置由县住建局主责,乡镇以下由县农业农村局主责。为此,本单位按照职能职责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规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机制。按照《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2021—2025年)>(云环通〔2022〕21号)》及《迪庆州农村生活污水2020年—2025年治理目标及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根据生态环境职能职责,统筹规划形成“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注重实效、梯次推进、监管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探索农村生态处理模式,建立健全运行管护体系。       

(二)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维西县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治理,我县(行政村)79个,完成治理的行政村数(含管控)63个,行政村治理率(含管控)79.75%,行政村治理率(不含管控)3%,自然村898个,完成治理的自然村数(含管控)698个,完成治理的自然村数(不含管控)53个,纳管自然村数29个,有设施的自然村数24个,资源化利用自然村数645个,自然村治理率(含管控)77.73%,自然村治理率(不含管控)5.9%,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1.83%,生活污水乱泼乱倒减少率达到84.5%,全县5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已有效管控,并已全面完成全县范围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全县境内暂无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并梯次推进。 

(三)认真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编制。为有效推动开展维西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6月完成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县人民政府发布实施。下一步将由县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实施。                                   

(四)全面推进农村两污项目治理工程。一是由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实施,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启动实施迪庆州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项目维西部分,截至目前配发到各乡镇垃圾运输车35辆,垃圾斗938个。并分别在永春乡庆福村、永春乡三家村、保和镇高泉村、攀天阁村嘎嘎塘村、攀天阁乡皆菊村、塔城镇川达村投产安装6套垃圾热气化处理系统,每套处理能力为2吨/日。并在塔城镇其宗村、攀天阁乡工农村、维登乡、康普乡、叶枝镇、中路村、白济汛乡在建8套垃圾热气化处理系统,每套处理预计能力为4-8吨/日。二是“十四五”期间,县人民政府将投入1200万元建设10个乡镇70个行政村两污收集处理。加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强化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加快推进中小集镇、行政村及较大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80%以上的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完善七乡三镇所在地生活垃圾收集及转运系统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自然村、村民小组)和景区垃圾收运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村收集、乡转运(处理)、县处理”的垃圾处置方式,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8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全县农村污水治理率达 60%,澜沧江、金沙江干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到 100%,澜沧江、金沙江重要支流沿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到 70%。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工作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结合“6·5”世界环境日、“七五”普法等重大节日活动配合相关部门相继开展了环保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宣讲,让更多居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环保、懂环保、参与环保。二是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管理制度。由县人民政府统筹谋划,制定出台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及资金支持,确保建成设施发挥应有作用。

意见建议: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倡资源化利用方式,污水收集管网过度集中,输送距离较远,不便于资源化利用。不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及时资源化利用,从某种程度上看,仅仅解决了收集问题,但没有很好解决污染治理问题,甚至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加之土地资源管理越来越严格,公益用地协调难度大,难以提供或者占用土地建设集中收集治理设施。二是在治理过程中部分乡镇过度强调设施化、工程化,甚至动力化,建设成本过高,后期运行维护的成本更高,导致一些设施建成后成为乡村的经济负担。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迪庆州生态环境局维西分局

       2022年8月30日

浩学辉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pdf

80关于拉日村排污设施和垃圾清运意见建议的答复.pdf


主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87-8626078 地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雪龙西路行政中心六楼b区
Copyright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